聚焦群众“办事少跑腿”、企业“发展少烦心”的需求,静安寺街道于北京西路1828号打造了全市首个街镇级行政服务中心。9月16日,静安寺街道行政服务中心正式投入运行,可受理事项增至665项,涵盖民生小事、企业服务、城市治理等多个领域。
新民晚报记者了解到,静安寺街道行政服务中心创新整合街道“四中心一所一队”, 即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区招商服务一体化中心静安寺街道分中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司法所、综合行政执法队(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中队),实现了办公场所和服务职能的整合。
“‘部门融合’让行政服务变得更加简便,‘资源共享、功能集合’简化了群众办事手续,也精简了街道内部运行环节,节约办公空间和管理成本。”相关负责人说,静安寺街道行政服务中心整体采用“楼上办公、楼下办事”的一体化格局,形成“楼上—楼下、前台—后台、内圈—外圈、中心—街道、物理—化学”五个维度的融合机制,让相关行政部门从“分散办公”变为“集中入驻”,探索实现了政务资源的高度集成,为群众和企业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
在民生事务方面,群众可办理医保、社保、养老保险等高频事务,并能享受24小时自助办理服务;在企业服务方面,设有专门窗口提供政策咨询、注册指导、诉求反馈等“一站式”服务,推动企业“发展少烦心”;在城市治理方面,增设窗口受理城市运行管理、特殊建筑装修、餐厨垃圾及废弃油脂申报等相关事务。
各专设窗口精准对接从社区事务到城运、城管、平安、经济发展等部门的驻点人员,从民生细微处到企业发展、城市治理关键事,形成“来一次、办到位”的闭环机制。
位于一楼综合服务大厅的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还特别创设全区首个街镇级“办不成事”窗口,为群众解决“疑难杂症”和“特殊问题”提供了制度化渠道,真正实现居民“有渠道提出意见、有平台提出诉求、有工作人员予以回应”。
值得一提的是,新落成的静安寺街道行政服务中心与现有的街道党群服务中心遥相呼应,形成“双中心联动”的便民格局。行政服务中心专注于“高效办事”,成为解决群众和企业各类事务的前沿阵地;党群服务中心则侧重“引领凝聚”,成为发挥政治、治理和服务三大功能的红色家园。两大中心各司其职又相互补位,共同编织起一张覆盖辖区的全方位、多层次服务网络。
静安寺街道行政服务中心的启用,是一次从“窗口分散”到“一厅融合”、从“多门跑”到“一次办成”的全新实践,不仅让百姓切实感受到“少跑腿、好办事、能办成、办得快、办得暖”,也为全市基层治理探索出一条可推广的新路径。
后续,静安寺街道将继续完善服务细节,持续提升服务效能,推动行政服务中心不断成长,为政务服务创新发展贡献更多力量,让“‘融’易办”真正成为群众与企业心中的“容易办”。
通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